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讨 > 正文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区新型城镇化的思考(李绚)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5/2/1 来源:本站 浏览: 次 字号:

四是城市特色风貌不明显。城市面貌是一个城市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随着我区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虽然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历史文脉等方面下大力气进行了保护,但城市特色风貌依然不明显。一方面城市面貌出现同质化。在城镇化建设中,四大组团风貌差异不大,北碚组团原本具有的城市地域特色逐渐消失,“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另一方面城市的历史、文化、精神不断缺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更多的关注于经济增长、城市发展、收入增加等方面的问题,而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整个城市显得有形无神。

四、关于加快推进我区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如何加快推进我区新型城镇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认为下一步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实现城乡发展规划管理一体化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财富,规划不周是最大的浪费。在推进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质量,引领新型城镇化积极稳妥的推进。一是确立新的城镇规划理念。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围绕优化空间发展布局、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学预测人口规模,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功能区划。加强各类规划的衔接、融合,促进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实施跨部门共同编制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二是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着眼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城镇化体系,选择适合北碚特点和发展阶段的城镇化模式,突出顶层设计,着眼推动可持续发展,依据全区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思路和四大组团发展规划,制定完善全区新型城镇化的规划,明晰四大组团核心区域、周边镇以及农村新村的建设定位和发展目标。三是同步编制和完善专项规划。及时修编各组团发展规划,尽快制定并完善静观、金刀峡等小城镇的建设规划。

(二)准确定位、重点推进,实现产城有机结合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前提,城镇化与产业化的良性互动是城镇化的基本要求。要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城镇建设的首位,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一是要根据城镇化建设要求,结合各组团、各镇的自身特点和发展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准确定位,错位发展,在形成和拉伸产业链的同时,避免产业同质、项目重复、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的状况,从根本上增强城镇的内聚力和辐射力。二是进一步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模式,着力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分区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小微企业,为城镇发展和进城新市民提供稳定充足的就业岗位。同时要加强农村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尽快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一方面要按照城市建设、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以建设智慧城市为抓手,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进一步转变城市管理模式,拓展城市管理内涵,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加快土地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变,最终实现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

(三)着力打造城市特色,提升我区城镇整体形象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名片,一个特色鲜明的城市必然带给人们深刻的印象,也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凸显城市特点方面,一是切实强化建筑形态及风貌控制,结合北碚地域、历史、文化特点,在建筑形态、外观装饰上凸显文化内涵,使建筑与城市、自然融为一体,提升城市硬实力;二是培育城市精神,倡导城市文明。加强新型城镇化的舆论宣传,尤其是突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全社会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共识与合力,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传承、吸收北碚历史文化及现代文化精髓,彰显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品位。同时,不断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和维护城市荣誉意识,培养城市主人翁精神,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讲文明、重和谐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五大环保行动”,严格保护好森林、绿地、水体等生态系统;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准入制度,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深入实施节能减排,确保城市环境质量优良;四是增强城镇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认真实施防灾减灾规划和安全保障型城市规划,完善城市消防设施、人防工程、避难场所,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增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四)科学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解决资金瓶颈

新型城镇化是更多利用市场机制予以推进的城镇化,城镇化最大的瓶颈就是土地和资金问题。因此,在解决土地问题方面,一是要积极挖掘现有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加强对闲置土地、空闲地和批而未供土地的清理和整治,鼓励合理开发地上地下空间;二是按照集约使用土地的原则,规范推进农村宅基地流转,利用节约的建设用地实施小城镇建设,合理满足城镇化用地需求,促进农业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三是根据城市发展特点,合理调整用地规划。按照先近后远的方式对规划进行调整,实现城镇连片发展。在解决资金问题方面,一是在小城镇建设方面要坚持政府主导原则,重点加强对镇级财政的支持力度,在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入方面予以资金倾斜,减轻镇级财政配套资金负担;二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利用市场手段按照投资主体利益化的要求,形成筹资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设施使用商品化和政府管理规范化的新机制。一方面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要通过财税政策,稳定城镇建设的财政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要多途径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通过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土地出让收益的增加,为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均等化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