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调研 > 正文

北碚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关于我区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2013.9.26)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5/1/31 来源:本站 浏览: 次 字号:

北碚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

关于我区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根据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区委、区政府结合市党代会精神制定了《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并印发《北碚区2013年新型城镇化工作要点》,对推进我区新型城镇化作出了明确的部署。为此,区人大常委会将此项工作列为今年常委会议题,计划于9月召开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的报告。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会前区人大城建环保工委在董江民副主任带领下前往静观镇、金刀峡镇、台农园、新城管委会等单位开展专题调研,全面了解了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提出了工作建议。现将专题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区以四大组团建设为重点,强化两高一特产业支撑,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促进了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4.76亿元,人均GDP达到4.64万元;工业总产值569.9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6.9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5.8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4728元和10018元。

(一)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通过加快中心城区发展和园区组团建设,产业、人口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扩大了城镇规模,提高了城镇化水平。截至2012年底,北碚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7.5平方公里(2011年相比,增加2.5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口达74.52万人,城镇人口达到57.66万人(2011年相比,增加3.2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7.4 %。根据目前的分区规划中间成果,到2020年,北碚区城市建设用地将达到133.7平方公里,小城镇建设用地将达9.6平方公里,届时我区城镇化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二)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我区逐年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在城市交通建设方面,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469.5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7.82公里、国省道73公里、县道204.5公里、专用公路32.23公里、乡道163.57公里、村道938.44公里),公路密度为194.6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118个行政村公路全覆盖,3条铁路(襄渝、遂渝、兰渝铁路)横贯东西,4条快速干道(国道212线、渝武高速、绕城高速、中环快速干道)穿越全境,加上即将建成的轻轨6号线(规划待建的还有7号、13号、14号、16号线),与江北国际机场毗邻,已形成水、陆、空综合联运的独特优势和快捷的物流体系。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人行道提档升级面积10.53万平方米,车行道白改黑面积5.7万平方米;新建道路路灯791盏,城市路灯的安装率达到99%以上;进一步完善了二、三级污水管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7%;在全市率先建成并规范运行覆盖全区农村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新建东阳垃圾中转站以及7座垃圾收集站,改造完成3座垃圾站,城区公厕均达二类标准以上;投入33亿元改造电力基础设施,供电设施瓶颈制约打破,电力供需矛盾基本缓解;成功开辟第二气源,生产生活用气得到有效保障。

(三)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民生保障有力

目前,全区拥有各级大中小学校90所,在校学生数保持在12.8万人左右;建成518个农村文化中心和58个社区书屋,完成118个农家书屋提档升级工程,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96.5%;全区拥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42个,其中三甲医院2个,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到90%;建成缙云文化体育中心、大众温泉游泳中心等重点项目,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建成4个乡镇健身广场,新建和完善全民健身步道13条。

2012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2.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18.56万人,居民医疗保险累计参保45.03万人,失业保险累计参保9.01万人,工伤保险累计参保11.55万人,生育保险累计参保7.13万人。医疗保险全区参保率达到99%。住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对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0㎡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做到了应保尽保,建成廉租住房1629套;歇马、蔡家南、水土三汇350万平方米公租房开工,水土思源、万寿147万平方米公租房加快推进,两江名居公租房配租11511户、入住7384户;新开工农转非安置房46.24万平方米,建成危旧改安置房15万平方米,62万平方米棚户区安置小区基本完工。

(四)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2012年,全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5.88平方米,绿地率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38.56%;万元GDP能耗降为0.902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2.95%;分别完成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任务269吨、47吨、115吨、84吨,富皇水泥3条机立窑生产线等完成关闭,且全面完成重金属减排任务;2012年全年II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为347天,占总天数的95.3%嘉陵江北碚段总体满足类水质,次级河流水环境功能区监测断面达标率达到100%,璧北河、梁滩河稳定达到水域功能要求;北碚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保持在56分贝以内、交通噪声保持在68分贝以内、功能区环境噪声保持在57分贝以内,均低于国家相关标准。

(五)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目前,两江新区北碚蔡家组团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其中同兴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1.58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6.45平方公里。截止2012年底,同兴工业园区签约入驻投产企业288家,标准化厂房内企业投产124家。水土组团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8平方公里。截止2012年底,水土工业园区签约入驻23家,投产企业4家,标准化厂房内企业投产2家。

(六)中心镇建设有序推进

静观镇修编了镇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了以城镇为主体的发展方向,积极向重庆农谷、美丽乡村和重庆台湾农民创业园南北两翼发展,在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旅游潜力,着力打造以温泉休闲度假、农耕文化、现代观光休闲体验农业旅游为主的新型城镇。金刀峡镇积极会同交旅集团金刀峡公司结合《金刀峡小城镇总体规划》共同做好金刀峡旅游景区控制性、修建性规划和总体规划,全面推进金刀峡整体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场镇市政排污干管、电力通讯、古镇灯饰、古镇修缮性保护和古镇延伸、城市色彩风貌规划编制等工作,围绕现代化旅游镇建设,加快推进了中心镇规划和大金刀峡景区发展规划。

二、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通过深入调研我们认为还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规划布局不完善,功能定位有待拓展

此前我区提出了实施两高一特发展战略,并对蔡家、水土、北碚、澄江四大组团城市功能进行了细分定位,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四大组团的城市规划布局。但处于我区四大组团覆盖范围外的静观、柳荫、三圣、金刀峡、天府等镇在规划布局、功能定位方面却略显不足,亟待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如作为我区两个中心镇之一的静观镇虽有紧临两江新区水土组团的区位优势,但要纳入两江新区成为拓展区难度很大,目前静观镇一方面城镇规划迟迟未予批复,另一方面发展定位尚待进一步明确,这势必对该镇后续发展带来极大影响;金刀峡镇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通过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去消暑旅游,为当地居民带来收入,但由于城镇面积过小,景区内基础设施较落后,接待能力十分有限,亟待通过修编城镇规划进行城镇拓展,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目前全区建成区面积约47.5平方公里,而北碚组团建成面积仅为21.5平方公里,目前已集聚人口41万人(户籍人口3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0%以上。虽然北碚组团各类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较为完善,但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部分城市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城市病日益严重,如北碚组团的交通因受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通行能力差以及车辆乱停放等因素影响,城区道路拥堵不堪;由于市政基础设施(如公厕、农贸市场、集中经营点、停车场等)不完善,城市管理难度逐年增加,占道经营、烧烤摊点扰民、市政设施短缺等问题长期难以得到根本解决,不利于城市的管理和发展。水土、蔡家、澄江组团的土地城镇化虽然进展快速,但因城市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备(如学校、商场、医疗机构、生活配套设施、公交线路等),短时期内无法形成人口城镇化,只能算是半个城镇化,不利于我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另外,中心镇发展相对滞后,辐射带动能力弱,推进新型城镇化效果不明显。

(三)城镇化发展中土地、资金保障不足

一是城镇化建设用地保障难度大。一方面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不同,属于非市场形态,无法交易(尤其是宅基地、农民居住房),难以转化为农民收益,加之对失地农民补偿标准低,城镇周边地区拆迁难,给城镇建设用地保障带来很大困难;另一方面城镇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四大组团,而核心区域外的各镇缺乏建设用地指标。二是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我区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财政投入十分有限,城镇化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四大组团融资解决(园区资金对土地资源依赖程度非常高),而在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方面效果不好,对核心区域外各个小城镇的资金支持严重不足。三是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户籍制度改革进展不快,限制了农村人口进城落户;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农民进城享受的社会保障与原有城镇居民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农民不愿进城。保障性住房建设多数位置较偏,有的体量太大,加上附近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入住率不够高,将来难免造成闲置浪费。

(四)城市特色风貌不明显

城市面貌是一个城市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随着我区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虽然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历史文脉等方面下大力气进行了保护,但城市特色风貌依然不明显。一方面城市面貌出现同质化。在城镇化建设中,四大组团风貌差异不大,北碚组团原本具有的城市地域特色逐渐消失,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另一方面城市的历史、文化、精神不断缺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更多的关注于经济增长、城市发展、收入增加等方面的问题,而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整个城市显得有形无神。

三、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实现城乡发展规划管理一体化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财富,规划不周是最大的浪费。在推进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质量,引领新型城镇化积极稳妥的推进。一是确立新的城镇规划理念。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围绕优化空间发展布局、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学预测人口规模,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功能区划。加强各类规划的衔接、融合,促进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实施跨部门共同编制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二是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着眼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城镇化体系,选择适合北碚特点和发展阶段的城镇化模式,突出顶层设计,着眼推动可持续发展,依据全区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思路和四大组团发展规划,制定完善全区新型城镇化的规划,明晰四大组团核心区域、周边镇以及农村新村的建设定位和发展目标。三是同步编制和完善专项规划。及时修编各组团发展规划,尽快制定并完善静观、金刀峡等小城镇的建设规划。

(二)准确定位、重点推进,实现产城有机结合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前提,城镇化与产业化的良性互动是城镇化的基本要求。要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城镇建设的首位,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一是要根据城镇化建设要求,结合各组团、各镇的自身特点和发展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准确定位,错位发展,在形成和拉伸产业链的同时,避免产业同质、项目重复、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的状况,从根本上增强城镇的内聚力和辐射力。二是进一步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模式,着力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分区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小微企业,为城镇发展和进城新市民提供稳定充足的就业岗位。同时要加强农村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尽快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一方面要按照城市建设、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以建设智慧城市为抓手,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进一步转变城市管理模式,拓展城市管理内涵,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加快土地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变,最终实现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

(三)着力打造城市特色,提升北碚城镇整体形象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名片,一个特色鲜明的城市必然带给人们深刻的印象,也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凸显城市特点方面,一是切实强化建筑形态及风貌控制,结合北碚地域、历史、文化特点,在建筑形态、外观装饰上凸显文化内涵,使建筑与城市、自然融为一体,提升城市硬实力;二是培育城市精神,倡导城市文明。加强新型城镇化的舆论宣传,尤其是突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全社会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共识与合力,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传承、吸收北碚历史文化及现代文化精髓,彰显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品位。同时,不断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和维护城市荣誉意识,培养城市主人翁精神,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讲文明、重和谐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五大环保行动,严格保护好森林、绿地、水体等生态系统;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准入制度,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深入实施节能减排,确保城市环境质量优良;四是增强城镇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认真实施防灾减灾规划和安全保障型城市规划,完善城市消防设施、人防工程、避难场所,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增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四)科学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解决资金瓶颈

新型城镇化是更多利用市场机制予以推进的城镇化,城镇化最大的瓶颈就是土地和资金问题。因此,在解决土地问题方面,一是要积极挖掘现有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加强对闲置土地、空闲地和批而未供土地的清理和整治,鼓励合理开发地上地下空间;二是按照集约使用土地的原则,规范推进农村宅基地流转,利用节约的建设用地实施小城镇建设,合理满足城镇化用地需求,促进农业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三是根据城市发展特点,合理调整用地规划。按照先近后远的方式对规划进行调整,实现城镇连片发展。在解决资金问题方面,一是在小城镇建设方面要坚持政府主导原则,重点加强对镇级财政的支持力度,在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入方面予以资金倾斜,减轻镇级财政配套资金负担;二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利用市场手段按照投资主体利益化的要求,形成筹资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设施使用商品化和政府管理规范化的新机制。一方面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要通过财税政策,稳定城镇建设的财政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要多途径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通过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土地出让收益的增加,为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均等化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五)上下努力,多方协同,积极稳妥推进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非常广,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不是仅靠一个或几个部门就能实现,也不是仅靠北碚区自己就能达到。一方面需要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全力推进,另一方面也需要符合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规划要求,并在政策、规划、土地、资金等方面寻求支持。因此,一是要认真梳理分析我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积极向市里争取政策、规划、土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二是根据全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进一步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加强部门间和各城市组团的协同,尤其是规划、国土、农业、建设等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三是在推进土地城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人口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和注重质量的城镇化,避免片面追求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不断扩张的倾向,促进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由的切实转变。

 

北碚区人大城建环保工委

2013911